最近有一種現象,是近幾年沒有出現過的事情,那就是中國各地黨委組織部門派出了大批幹部到日本研修考察。
自從李総理訪問日本,考察了北海道的豐田汽車工廠,了解了氫能源汽車之後,中國社會對於日本的科技創新能力開始有了重新的認識,在中國社會流行多年的“日本失去了20年”的觀點,也就嘎然而止。
主席來日本出席大阪G20峰會,還將訪問日本,這就使得中日關係進一步升溫,中國地方官員來日本訪問考察也就變得“無拘無束”。
中美貿易戰導致中美關係的全面緊張,美國加大了對中國的技術出口限制,甚至限制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,這就使得中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領域,更多地轉向日本,尋求與日本的進一步合作。
中國經濟在內外諸多因素的夾擊下,出現了下滑趨勢,尤其是民營企業的投資慾望受到擠壓,一些企業家對於產業與市場前景採取了觀望的態度。
如何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尋找到一帖良藥?大家把目光聚焦到日本,因為日本應對美國貿易制裁的經驗、應對泡沫經濟崩潰的做法,以及如何躲過世界金融危機,如何尋求產業的轉型創新的做法,是中國最需要學習的東西。
中國許多城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,無論是人口規模與城市的體量,均已經達到了世界大城市的規模,但是如何實施城市的精細化管理,如何建設大灣區和都市群,中國沒有這方面的經驗,譬如城市垃圾如何分類處理?城市交通如何實施精細化管理?
包括北京、上海等核心城市,都沒有經驗,因此,早走了幾十年的日本,成了中國學習的榜樣,幾乎每一批的中國干部研修團到日本,都要去參觀東京的垃圾處理場,和商業街的停車場看看。
轉自《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》,若有侵權請聯繫刪去。
留言列表